财务管理
您所在位置:求职指南网 >> 公文频道报告汇报读后感女性低迷的天空——读萧红小说《生死场》有感

女性低迷的天空——读萧红小说《生死场》有感

01-29 15:21:19| http://www.caiwu51.com |读后感|人气:272我要推荐此文给好友

女性低迷的天空——读萧红小说《生死场》有感,本站还有更多读后感,读后感范文,读后感500字,读后感400字,读后感300字方面的资料。
正文:

萧红,这位曾经用“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的诗句歌唱春天,感叹命运的女作家在短短的三十一年里为后世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优秀之作。她的小说笔致明丽、才情过人,深入剖析了当时女性的生存境况。从成名作《生死场》到后期的《小城三月》,萧红在写作中从来不曾停止过对女性生存境遇的探索。

1935年12月出版的长篇小说《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小说真实地展现了“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北部的生活图景。萧红通过小说对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女性的普遍生存状况进行了审视。这种审视在小说中主要是通过“生死场”中女性的“生与死”、“外形与内心”等刻画完成。

蒙田说过:“生之本质在于死”。人的生存正是因为有死亡作为终结作为对照而产生意义产生价值。《生死场》中充满了对女性死亡的描述。女性生命的脆弱在这些描述中被展现地淋漓尽致:战争可以死,生产可以死,疾病可以死,殴斗可以死,甚至蚊虫叮咬也可以死……死是轻易的、普遍的。而生却惨烈得多:村里最美丽的女子月英因为腐瘫,臀下蠕动着蛆虫。肆虐的顽疾恶臭侵蚀着她美丽健康的肉体,丈夫的冷漠暴虐消磨着她无望的生命。生命的力在她的人生中像是流星,一闪过后便是无尽的黑暗,甚至因为那瞬间的闪亮让那黑暗更为绝望。“生死场”中,最美丽的女性所承受的是最残酷的毁灭。倔强的王婆在生活中经受了生活一次次酷烈的打击后她坚强了起来,但是在她身上这种磨难产生的力给人的不是敬佩而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恐惧,她幽灵般的活着。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废物,二十几岁的时候她亲手弄死了自己三岁的女儿。在天际不断闪光的夜晚她兴奋地向村人追溯往事,没有一点点后悔,只在诉说的最后默默叨念着自己孩子的名字,些微悠长的伤痛才人感觉到她也有舐犊情深的心结。“生死场”中,最坚韧的女性收获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不断地被粗糙化。完全不知人事的小金枝出生不久,就因为父亲的暴行而被活活摔死,她的命运并不能算一个极端的悲剧,因为这样的悲剧在这里太多了。王婆的女儿跌在铁犁上,鲜血像汩汩的泉水从幼小的身体不断流向草堆。庄上的人家生养小孩,遇到孩子生养不下,就用锋利的钩子、刀子把孩子从肚里硬搅出来。三岁的女孩子菱花的小脖颈和祖母并排悬在房梁上吊死。幼小的生命毫不足惜,至亲的双手常常是扼杀它最有力的武器。“生死场”中,最无辜的女性遭受的是生活最无情的撞击。生死场中的女人们就这样或生不如死,或如死般生,或为死而生:生存境况异常艰难。

《生死场》中的对女性的描写在形象上呈现出一种动物化倾向。小说第一章“麦场”中刻画农妇麻面婆:“眼睛大得那样可怕,比起牛的眼睛来更大,而且脸上也有不定的花纹”;她拥着茅草走路,“头发飘了满脸”像“母熊带着草类进洞”;她凹着眼睛说话“就象让猪说话一样”、“总是发着猪声”,她耍得疲乏了她会像狗一样趴在柴堆上;不开心的时候,她“象一滩蜡消融下来”,“她的心象一块衰弱的白棉”。整个描写让人哑然失笑。普通的农妇“麻面婆”被变形了,没有姓名,粗鄙毫无美感,像是动物。同样被扭曲的还有王婆,星光下的老王婆“脸纹绿了些,眼睛发青”,“发着嘎而没有曲折的直声”,被小孩子们称为“猫头鹰”。诸如此类的女性描写在小说中举不胜举。

生死场中的女性的精神世界更是千疮百孔,形同荒原。漂亮的金枝带着爱情的梦幻和福发一起,可是金枝收获的只有疲病和屈辱,对爱情幻梦的追求只让她沦为男人发泄本能的工具。面对日本人的来袭,金枝走进了都市,然而在都市中她所遭遇的是来自国人的前所未有的伤害,无论是肉体还是精神都遭受了极大的摧残。从都市归来的金枝万念俱灰想遁入空门却又因为尼姑庵空了而无处可去。金枝向往美好生活,可一次次追求换来的只是一次次伤害。生活为金枝式的女性准备的除了悲剧,还是悲剧。在这片土地上,人特别是女性的价值显得特别低廉,这种低廉尤其体现在女性自身的价值观中。王婆把麦粒看得比女儿更重要,孩子死了起先觉得心里发颤,可一看见麦田就“一点都不后悔”“一滴眼泪都没淌下”。金枝娘“很爱护女儿,可是当女儿败坏了菜棵,母亲便去爱护菜棵了。农家无论是菜棵,或是一株茅草也要超过人的价值”。麦粒、菜棵、茅草因为能供人果腹而有价值,而在小说中它们的价值却远远超过了人的价值。人类的愚昧在这里得到了极度的体现,而人的尊严则完全隐没了。女性在这里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地生存,形同动物,她们的生死只是旁证着自然和两条腿的暴君的存在。

《生死场》第十章“十年”中写到“十年前村中的山,山下的小河,而今依旧似十年前,……大片的村庄生死轮回着和十年前一样。”作者深邃地洞见了历史的轮回:“生死场”不会随着时间流逝,只要上演着生与死这样活剧的地方就是“生死场”,生死场中女性的命运也不会改变,十年前如是,十年后如是。但时光的车轮在萧红的生命里却留下了深深的辙痕。1934年写完《生死场》,不出十年,萧红对生死的观望就又进了一层。写作于1941年的《小城三月》等小说集中体现了作家对女性生存境遇深入的思考。如果说《生死场》的酷烈书写呐喊出对鲜活生命的渴求,《小城三月》则藉着凄婉的追述倾泻对美好生活的热望。“余心之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明知前途微茫却仍然不惧毁灭地前行,萧红在写作的道路上秉承的正是鲁迅先生“反抗绝望”的精神。而《生死场》则成为一幅当时女性生活实景的难得画卷,形象地展现了当时女性所有的低迷天空,在生死之间用生动酷烈的文笔烛照着当代女性命运的漫漫长途。

20**年3月


如果觉得《女性低迷的天空——读萧红小说《生死场》有感》不错,可以推荐给好友哦。


文章关键字:报告汇报 - 读后感,读后感范文,读后感500字,读后感400字,读后感300字   

与女性低迷的天空——读萧红小说《生死场》有感 相关的文章